温胆汤
罗大伦去痰湿泡脚方!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继“固元膏”后,又要快被玩坏的“薯预丸”

温胆汤阅读(4244)

早在十几年前,忽如一夜春风来,全国各地“固元膏”遍地开花,一个上海小护士把自己包装成养生教主,掀起了一场养生固体膏剂的风潮。虽然这小护士还在监狱呆着,可他的“固元膏”已经深入人心,全国各大小药店,诊所,无不欣喜赚着大把钞票。好在这个膏剂配伍简单,阿胶也不是正宗阿胶,不然会吃出许多病症来!可最近咱们有一批人,打着挖掘中医名方,搬出医圣张仲景的名方“薯预丸”,在某宝上放侍大卖!

用方不识方,服药不知药,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名方!

《薯蓣丸》—— 被玩坏的“补虚第一方”!!

在各种专家学者的吹捧下,在各种自以为体虚之人的信服下。“薯蓣丸”—补虚第一神方。横空出世了。然而,我们都不是张仲景,如此复杂的组方,没有任何人可以用“自以为”高深的知识去解读。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在不了解自己身体情况下随意服食。但是,不知为何,“薯蓣丸”就是这样的被“滥用”了。。。。

《金匮要略》

 

薯蓣(三十分) 甘草(二十八分) 大枣(百枚,为膏)

 

当归 桂枝 曲 干地黄 豆黄卷(各十分) 人参(七分) 芎芍药白朮麦门冬杏仁(各六分)柴胡桔梗 茯苓(各五分) 阿胶(七分) 干姜(三分) 白敛(二分)防风(六分)

右二十一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一百丸为剂。

 

“ 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

 

《医宗金鉴》

 

风中其内之气分,则病百疾,主之以薯蓣丸,散诸风邪,补诸不虽,滋诸枯搞,调诸荣卫,故其药温润共剂,补散同方也。

对于现在经常在听各种“专家”讲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切勿沉迷,而导致滥用经方而伤身。《伤寒论》这种“上古神兵”,如果你驾驭不了他,很容易“擦枪走火”。

 

中医嘛,可以乱听,但不可以乱学乱用。

陈修园: 此方虚劳内外。皆见不足。

 

接着说“薯蓣丸”。出现在《金匮》的血痹虚劳篇。原文“ 虚劳诸不足”。虚劳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古代的“虚劳”肯定不是胖子。胖子叫做“尊荣人”。虚劳就是说这个人不管什么地方都虚,干干瘦瘦的,虚弱,酸软,无力,干枯,瘦弱。这是使用薯蓣丸的先决条件。

 

尤在泾云:虚劳证有挟外邪者,如上所谓风气百疾是也。

再来看“ 风气百疾”,感冒分为伤寒,伤风,伤温,伤湿等等,除非身体特别虚弱的老人,孕妇,会经常在体内积累一些风气。否则,一般人是不会的,大部分的感冒都可以自然痊愈,现在一般人不会虚弱到那种程度。除非你感冒时还在吹风扇空调什么的作死。

 

所以,第二个使用薯蓣丸的条件,就是真的有风邪残留于身体经络。而且牵连难愈。再结合前面的,就是说一个特别的瘦弱,干干瘪瘪,行动无力,又经常有类似伤风感冒的症状。但是又并不严重。最重要的是,饮食特别短少,运化无力。这种人,才可以吃薯蓣丸。

 

张志聪: 虚劳诸不足者,荣卫气血,肌肉筋骨皆虚也。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薯蓣丸实际的药性。主药“山药,红枣,甘草”,一派甘甜滋养脾胃之药,其实看到这三味主药就知道,此人的脾胃早已干枯劳损,无津液滋养,再看其中的“生地,白芍,阿胶,麦冬,杏仁,人参”也全部都是滋阴以养全身水液之药。也代表此人全身上下都是干枯瘦弱,外加“防风,柴胡,桔梗,桂枝,豆卷,川芎”全部都是升提而散解风气之药。

 

那么如此分类以后就很明显了,滋养全身之水液,使脾胃得以濡养,使气血可以更生。再用升提散解之药,使下陷之气可以恢复本位,助邪达外。简而言之,就是“滋阴,提气,散邪”

 

至于其他药味,皆为补助此三类药物而辅助也。白术,酒曲,茯苓,干姜,再加酒服,使脾胃可以运化药力。从此也可以看出薯蓣丸的第三个条件。那就是真的什么都吃不下,也什么都消化不了。才必须用如此小剂量的丸剂,再加入如此多的辅助之品来使药味可以运化。每次我想到如“薯蓣丸”“大黄蟅虫丸”“鳖甲煎丸”。无不慨叹仲景用方之细心谨慎。奈何后世将此神方扭曲歪解。泛泛而用。医心何存。。。。。

 

如果按现代医学来说,什么人适合服用薯蓣丸呢?比如手术后营养不良,经常感冒。孕妇产后虚弱。长期节食减肥的妹子。长期营养不良,怎么吃都不胖,又十分无力的人。大概这几类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再结合辩证。才可以试服薯蓣丸。

干枯瘦弱,酸软无力为“虚劳人”

 

肥胖软嫩,疲劳乏力为“尊荣人”

 

虚劳≠亚健康虚劳 ≠脾胃差

 

所以可以说,现代人没多少人适合吃薯蓣丸。或许有些人吃了薯蓣丸觉得有点效果,有点改善。但是却察觉不到副作用,长期服食,甚为不妥。

这是几个反面教材,使用薯蓣丸最大的禁忌,就是“痰”。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痰湿”“湿热”。从薯蓣丸的药味上看,因为是治疗干枯瘦弱的阴虚人,所以用大枣,山药,甘草,再加上酒,白术,神曲,几乎就等同于一大块蜜糖吃下去。上火,舌苔等问题就会出现了。这也是乱服薯蓣丸最大的伤害。因为剂量很小,所以初期感觉不到。但是等感觉到的时候,问题已经很难解决了。

 

还有另外一个最大的禁忌,那就是肾虚之人,不可吃。因为这里太多的提气药。肾气虚弱的人,再长期服食提气之药,会引动肾气外泄,类似补中益气,等提升之类的药,都禁忌如此。

 

所以,脾胃不好,身体虚弱,应该从多方面辩证用药。不可盲目。薯蓣丸只适合长期瘦弱干枯之人,阴虚血燥,脾胃无气血滋养所以无法饮食消化的人。不可不知。

 

如果真的对中医有兴趣,不妨研读古籍,求知真相。切莫听信某些“专家”一家之词。即使读古书都要博众家所长,方可不失偏颇。

薯蓣丸”在后世被埋没,并不是因为其补益之力微弱,不及其他补益之品。而是后世乃至现在,真的很少有人适合“薯蓣丸”了。如果真的觉得自己身体不好,又不知道如何调理。可以关注我的博客,以后我会慢慢教大家。不可盲目用药。危害甚大。

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

温胆汤阅读(8717)

本文从温胆汤适用的体质类型、主治疾病谱以及加减法方面介绍黄煌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并分析其治疗头晕、精神分裂症、便秘等3则典型病案。

 
黄煌教授强调在运用温胆汤时,应考察患者体质类型,判断 “病”是否属于温胆汤的主治疾病谱,使得方药的加减有法有度。提示审证治病时,可借鉴黄煌教授的方证相应思想及其 “方—病—人” 方证三角为指导的临床思维。
1、温胆汤适用的体质类型、主治疾病谱及加减法度

温胆汤源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垣之《集验方》,后被《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引用。

《备急千金要方》记载:“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宋代医学家陈言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载温胆汤,其药物组成较《备急千金药方》增茯苓、大枣, 言其“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虚寒故也,此药主之。
治惊悸”,或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或异象惑,遂致心惊胆慑,气郁生涎,涎与气搏,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
后世医家常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载方基础上随证加减,应用甚广。
黄煌教授临证运用温胆汤更强调患者体质类型以及主治疾病谱,使得方药加减有法有度。
1.1 辨体质用药黄煌教授认为中医是治疗“患病的人”,这个“人”就是整体,就是全身。

未识方证,先辨“药人”,即辨别某种药证方证出现频率较高的体质类型。而体质判断要保持客观性。体质由外观特征和好发症状两大块组成。外观特征包含体型、皮肤(包括面色、唇色)、肌肉松紧、行为特征、精神特征、腹壁形态和软紧、舌苔、脉象等;好发症状是指患者过去一定时期内容易或经常发生的症状。其中望诊很重要,一般从患者进入医者视线就已开始,观察内容包括形体、肌肉、肢体动作、表情、面色、唇色、衣着、谈吐等。

温胆汤适用的体质类型为:中青年多见;营养状况较好,体型中等偏胖;肤色滋润或油腻,或黄暗,或有浮肿貌;主诉甚多,却无明显阳性体征;平素情绪不稳定,对外界刺激较敏感;易出现咽喉异物感、恶心、呕吐、黏痰、头晕、心悸、失眠、焦虑、多疑、恐惧、忧虑、抑郁、多梦、晕车、恐高、害怕小动物等。
1.2 主治疾病谱疾病的病名可以是中医的,也可以是西医的,但必须具有明确的含义和范畴,不能太笼统,必须有临床指导意义。

只有明确疾病诊断,才能区别用药,才能使治疗更有针对性和可重复性。在此基础上逐渐建立方药的主治疾病谱,然后通过临床检验,不断对疾病谱进行修正和评价。这种疾病谱的确立便于医生间的交流,能让医生的经验更好地传播和积累。

黄煌教授用温胆汤治疗的常见疾病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恐惧症、更年期综合征、产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幻听、临界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室性早搏、心律失常、抽动症、近视、弱视、失眠、眩晕、头痛、胃炎等。

1.3 加减有法有度常规的加减法

加黄连,适用于胸闷烦躁、心律偏快、失眠者;合半夏厚朴汤,用于伴有咽喉异物感、腹胀者;合栀子厚朴汤,用于伴有口干、胸闷、焦虑、腹胀者;合酸枣仁汤,用于伴有精神恍惚、失眠而脉不滑、舌不红者,该类患者多为处于更年期的中老年妇女;加麻黄,用于伴有乏力、精神萎靡、脉缓者。

2 、病案举例

案例1:

张某,女,34岁。2008年10月14日初诊,患者40 d前意外流产,就诊时诉头晕,纳谷不香,眠差,梦多惊恶,常有恶心感和乏力感,舌红苔薄,脉弦。有眩晕发作史。诊断:头晕(证属痰饮内停而上扰)。
处方:姜半夏15 g,茯苓15 g,陈皮10 g,生甘草3 g,枳壳15 g,竹茹6 g,干姜6 g,红枣20 g。每天1剂,水煎服。服14剂后复诊,诉头晕消失,余症明显改善。

按:本病案体现了辨体质用药的重要性。笔者详细记录了患者就诊时的情形:中等偏胖,皮肤白晰而有光泽,两眼圆而光亮,眼神和表情透出抑郁和冷漠。其父代诉病情,间中能恰当地补充,语声低柔。由此提示患者身体素质尚好,注重形象,谨慎细心,情感丰富。其体型、皮肤、好发症状、行为特征、精神特征都符合温胆汤体质,故用温胆汤治之可取效。

案例2:

王某,男,15岁,2008年5月24日初诊。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已2年,就诊时见懒言少动,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嗜睡,易疲,多汗,流涎,手足颤,舌颤,易烦躁,易激动,夜鼾,舌淡润苔白,脉滑数。实验室检查提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偏高。察其面色较暗,体形肥胖。
诊断:精神分裂症(证属经气不利,痰饮内停,清阳不升)。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处方:生麻黄10 g,制附片20 g(先煎1 h),北细辛10 g,干姜12 g,生甘草10 g,红枣20 g。服14剂。
2008年6月28日二诊:觉药味麻辣,主症改善,唯有嗜睡和腰酸痛。前方加葛根30 g,肉桂6 g,续服7剂。
2008年8月30日复诊:自诉一直服用前方,诸症渐解,但近日反复。药后恶心呕吐,懒言,乏力,嗜睡,反应迟钝,注意力差,食欲佳,多食则寒战,稍动则腰痛(疑本病由手淫引起),多疑,便干,舌淡红舌体大苔白腻,脉滑略数。改用温胆汤为主。
处方:姜半夏30 g,茯苓30 g,陈皮10 g,生甘草5 g,枳壳30 g,竹茹10 g,干姜10 g,红枣20 g。15剂。2008年10月14日复诊,药效显著,自感如常人,不久前成绩排班级第1名。但停药后症状稍反复,舌红苔薄白,复查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正常。采用上方药量调整善后。

按:麻黄附子细辛汤和温胆汤均为黄煌教授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方剂。本病案先期治疗着眼于懒言少动、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嗜睡、易疲等症状,且肥胖而面色较暗,用前方以振奋患者身体机能,病情有所好转。此后病情反复,且表现多疑,自觉本病由手淫引起,多食则寒战,稍动则腰痛,提示其精神症状突出,其他症状均符合温胆汤体质要求,且精神分裂症在温胆汤主治疾病谱内,遂改用温胆汤,效果显著。黄煌教授用温胆汤治疗精神分裂症一般加味不多,但姜半夏、茯苓、枳壳用量宜较大。

案例3:

孙某,男,33岁,2008年3月17日初诊。便秘多年,约1年半前加重,曾服莫沙比利、大黄、番泻叶、芦荟等稍效。就诊时诉大便5~6日一行。精神萎靡,性欲下降,眠差,易烦躁,易疲劳,汗出偏少,下肢乏力,稍多食则腹胀,心下悸,自觉眼胀,舌淡胖苔薄,舌面有两条唾液线,脉缓。患者体形偏胖,眼泡肿大,腿毛较多。
诊断:便秘(证属脾胃运化不足,痰湿内生,气机郁滞)。方用温胆汤加减。
处方:生麻黄10 g,姜半夏30 g,茯苓30 g,陈皮10 g,生甘草5 g,枳壳30 g,干姜10 g,竹茹6 g,红枣20 g。服14剂。
2008年4月12日复诊,大便通畅,1~2日一行,面色转润,精神转佳,身体较前轻巧,眼胀感减轻,时有心慌,电话铃后紧张,小便次数较前多,舌暗胖苔薄。处方同上,用量稍调整。

按:黄煌教授针对体质处温胆汤方,该患者的表现精神特征尤为明显。因患者精神萎靡、性欲下降、汗出偏少、脉缓、眼泡肿大、乏力而加麻黄,且麻黄能改善腰和盆腔部位机能,有助排便。

3 体会

黄煌教授以“方证相应”理论为基础,认为方证相应是取效的前提和条件。方证是以方为名的证,是用方的指征与证据。有是证,用是方,方与证的关系,是相对应的,两者浑然一体。黄煌教授的方证相应思想体现在 “方证三角”,即“方—病—人”方证模型上,处何“方”是根据具体的“人”和其所患的“病”两方面来决定。一方面考察“人”是否属于温胆汤体质,另一方面考察患者的“病”是否属于温胆汤的主治疾病谱,是能否正确运用温胆汤的关键。这种临床思维在审证治病时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突出辨证论治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和以人为本的诊疗思想,值得同道借鉴。

什么人适合服用玉灵膏?

温胆汤阅读(1539)

什么人适合服用玉灵膏?
1、产妇
2、体弱老人
3、失眠
4、脾胃失调
5、易疲劳
6、血虚之人

据著名中医学者罗大伦博士介绍

第一:血虚之人,面色无华,脸色总是没有那种红润的感觉。

第二:血虚的人,容易失眠,这叫血不养心,所以会失眠,现代人里面,这种原因引起的失眠比较多。

第三:血虚的人,容易健忘,刚刚见过的人,转眼忘记人家的名字了,这也是血不养心的缘故。

第四:血虚的人,有黏膜的部分颜色浅,比如,指甲里面的颜色、嘴唇的颜色、眼睑的颜色等等,总是惨白。

第五:血虚之人,容易疲劳。一般女性应该喜欢逛街,血虚的女性,逛一条街,就会累得“骨头架子像要散了一样”,而且,在疲劳的时候容易心悸,心脏无力地乱跳,而且容易头晕。

第六:血虚之人,夏天的时候,手脚是热的,一旦到了冬天,手脚立刻冰凉,夏天进入空调冷气房间,也会如此,这是血虚不能濡养四肢。这样的人会怕冷风,冬天要比别人多穿衣服。

第七:血虚之人,蹲下两分钟,猛地站起来,会眼前突然变黑瞬间,然后才能正常,这样的人,往往是气血不足,但是,中医理论认为气血互生,此时补血,往往可以效果非常好。

第八:血虚之人,舌质淡白,没有红润的感觉。

神奇经方-玉灵膏

清代医学大家王孟英说:“玉灵膏一名代参膏。自剥好龙眼,盛竹筒式瓷碗内,每肉一两,入白洋糖一钱,素体多火者,再入西洋参片,如糖之数。碗口幂以丝绵一层,日日于饭锅上蒸之,蒸到百次。凡衰羸、老弱,别无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开水瀹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产妇临盆服之,尤妙。”

真的有效!而且是几天功夫,马上见效!!

罗大伦博士说——北京有位女士,严重疲劳,总是没有力气,同时脸色苍白,怕风,怕冷,冬天要多穿裤子,头晕,失眠,总是无法正常入睡,白天又无精打采。我让这位女士吃玉灵膏,当时她不相信,说这么简单的东西能有效吗?我说试试吧!结果,仅仅一周多的时间,就明显见效,她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再说一位患者,更加离奇,她每天夜里,胃部会突然抽动般剧痛,非常恐怖,她的一位亲戚,是北京一个大医院的某科室主任,于是去那个医院求诊,这个医院不知道为何,认为她心脏有问题,可能与此有关,于是给心脏做手术,下了两个支架。但是,手术后,胃部晚上剧痛依旧。于是再次检查,这次好像说是子宫有问题,于是切除,但是,术后依旧胃部疼痛,而且,出现了严重的水肿情况,这次有些棘手了,因为没有找到水肿的原因,所以无法具体处置。这个患者不是我亲手调理的,是她自己,当时很绝望,在家里看电视,看到我讲央视百家讲坛介绍玉灵膏的功用,结果她突然觉得,自己的水肿,是脾虚导致,而我说玉灵膏里面的龙眼肉,味甘入脾,补脾养气,色赤入心,养心血安心神。她听完觉得正好可以这个方子来补脾,于是开始自己决定要吃玉灵膏,结果,服用两周后,水肿消除,胃也不痛了。

为什么要蒸40多小时

王孟英方中強調——蒸到百次!罗大伦博士说——我之前推广这个方子,都简化成四个小时,我觉得现代人没有这个耐性蒸几十个小时,结果,确实有人吃了,虽然见效,但是部分人会上火。可是,一位网友来电邮说,蒸四十个小时后,龙眼肉就不再甜了,也不上火,药效极好。后来,我做了尝试,发现果然如此,在蒸过10个小时以后,龙眼肉的甜味,就开始去掉,然后会变苦变酸,而药力却更加有力。网友的实践让我深省,看来,古人写的东西,真的都是经验之谈,最好不轻易改动,其中内容,值得深思并尊重。

为什么选择贡轩园玉灵膏?

1、因为贡轩园,严格遵照古方,不仅蒸的时间大大超过40个小时,而且不采用连续长时间蒸的“偷懒”方法。每天只蒸16小时,连续3天!我们相信,上品制作,必待时光。您想想,好酒、好普洱茶、好醋、好酱油什么的,哪一样不需要时间的滋养呢?

2、因为我们采用木炭、木柴做燃料,坚决不用煤不用电!我们知道,煤也好电也好,包括液化气天然气,都是在地下深埋了万年以上的能源,是“阴火”,而木柴木炭是长在地表,沐浴阳光的“阳火”。带给人的能量和生命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不信,您用电饭煲做的米饭,和柴火煮的米饭,比较一下口感味道,就知道了。

3、因为这里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河水清澈可饮。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非常有利于玉灵膏的发酵。试想,如果在雾霾严重的地区,生产玉灵膏,别的不说,连续3天,让玉灵膏放置在污浊的空气里,还能吃吗?!

4、高州盛产优质龙眼,我们又采用了进口优质西洋参,原料有保障!

玉灵膏用什么蒸比较好 推荐用这两种材料蒸

温胆汤阅读(1865)

玉灵膏是我国古代的食疗方案之一,它本身的食疗效果比较理想,目前,不少朋友结合实际情况来对选材方面做了对应的改进,所以,一些人会问玉灵膏用什么蒸比较好,小编得知,在蒸玉灵膏的时候有两种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起来看这两种材料分别是什么。

第一、桂圆干

我们知道,桂圆的产地非常多,如果希望玉灵膏的功效最大化,那么,在选择桂圆干的时候就一定要注意产地,目前来讲,在广东高州所产出的灯笼桂圆干是比较好的,除此以外,高州和莆田所产的也很不错,在购买的时候如果遇到那种看起来扁扁的,就像蜜饯一样的一定要慎重入手,因为这种可能是已经腐烂经过加工以后上市的。

第二、西洋参

西洋参本身产地并不在国内,目前,虽然在国内有一些种植出来的西洋参,但是,农药残留比较严重,而且有相关的检测发现它的重金属含量也处于超标状态,故,建议大家尽量避免选择国内生产的,那么,哪个国家进口的西洋参比较好呢?小编得知,加拿大和美国进口的都是不错的选择。

西洋参和人参的区别是什么?一篇文章说透它

第三、桂圆干和西洋参的比例

既然玉灵膏用桂圆干和西洋参做出来效果比较好,那么,它们的搭配比例到底是怎样的呢?小编得知,二者的比例最好是10:1,也就是说桂圆干准备10份,西洋参准备1份即可,将其搅拌均匀以后就可以进入到下一个步骤。

上面就是“玉灵膏用什么蒸比较好”的问题答案,只有好材料蒸出来的玉灵膏才能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所以,建议大家在选择材料的时候尽可能选择比较理想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利用它可以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食疗效果。

千古第一方《苓桂术甘汤》,3个方向全面祛湿,可惜无人知晓

温胆汤阅读(18751)

祛湿,一个超级热门的养生话题。

当普通老百姓谈论湿气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在谈论水肿湿疹,在谈论红豆薏米冬瓜荷叶,在谈论利水利尿,在谈论皮毛;高手在谈论湿气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在谈论健脾在谈论升阳在谈论本质。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气如油入面,油和进了面里,再想把油从面里弄出来,那简直是“蜀道难,难于登青天”。湿邪的狡猾之处在于它不张扬,它是悄悄地慢慢地入侵你的身体,你浑然不知,等你发现了就已经晚了。它已经攻克了你的脾胃,占据了你的五脏六腑,弥漫在你身体的每一条经络,每一个穴位。而且湿邪从来不孤军战斗,它会请来爪牙助纣为虐,它与风邪结合就是风湿,与寒邪结合就是寒湿,与火邪结合就是湿热。

中国人的湿气只有医圣张仲景才懂,张仲景深谙湿气的本质,于是开出一个方子,成为祛湿的鼻祖方,后世所有祛湿的方子都是在这个祛湿方基础上加减而来。这个方子就是《苓桂术甘汤》

我们看看组方:

《苓桂术甘汤》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君臣佐使各占一味。

茯苓

茯苓可是个好东西,它有多好?据考证,从古至今所有的药方中用的最多的就是茯苓。茯苓,九大仙草之一,不温不燥,不寒不热,它的性子很平和。茯苓祛湿是比较缓慢的,用的是它的甘淡之性,茯苓不像薏米那么猛烈,茯苓是往下走的,能够把中焦脾胃的水湿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去。

桂枝

桂枝是这个方子的灵魂所在,如果缺了桂枝,这个方子就平淡无奇。如果说茯苓是所有药方中用的最多的一味药,那么桂枝就是所有经方里用的最多的一味药,张仲景如此钟情于桂枝,以至于无论寒症热症虚证实证,还是表征里症还是半表半里症,都有桂枝的身影。

白术

白术也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它的味道很香,它既能够像桂枝一样叫醒我们的脾胃,也能够像茯苓一样祛湿,只不过它的药性是往上走的。白术气化的是中焦脾胃可以利用的水湿,把它变成身体需要的津液。

炙甘草

甘草,大家都知道,主要功效补中益气,调和诸药。炙甘草在甘草的基础上烤制或者蜜制,去掉了甘草清热解毒之效,增加了补中益气的效果。炙甘草在这个方子起到什么作用呢?第一调和诸药,第二救津液,因为桂枝白术都比较温燥,又加之大量的茯苓利水,为了防止大量的津液流失,所以加入炙甘草反佐一下。

苓桂术甘汤的妙处远不止这些,这个方子还包含了祛湿的3个方法。

1、利湿

利湿或者叫利水或者叫利尿,通俗地说,就是借助利湿的药材让我们身体的湿浊直接从下面从小便排出去。这些年我们疯狂追逐的祛湿食材红豆薏米不就是这样的吗?红豆薏米都是利水利湿的食材,刚开始时还有点效果,慢慢地就没有效果了。而且利水利湿的药材多数是寒凉的,长期食用会伤害脾胃,反而会加重湿气。

《苓桂术甘汤》中的茯苓也是利湿的,茯苓的好处是它是平和的,不伤脾胃。

2、渗湿

这个渗湿又怎么理解呢?渗就是慢慢渗出来的意思。比如我们经常说这个人脸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这样说大家应该明白了吧?这个渗湿就是发汗的意思。借助解表发汗的药材让我们的湿气从全身上下每一个毛孔慢慢渗出来。渗湿需要强壮我们的心阳。有的人心气不足,心阳衰微,怎么也不出汗,就算到了酷暑,人家都汗流浃背了,他就是不出汗。这时候要调理心脏了。出汗是我们身体排毒的一个重要通道,老不出汗湿气怎么去掉呢?

《苓桂术甘汤》中的桂枝就可以强壮心阳,解表渗湿。而且桂枝还可以通过升阳来祛湿。湿气本质上是一种阴邪。桂枝就好比天空中的太阳,太阳一出来,地上的湿气很快就会去无踪。

3、燥湿

燥湿,一看这个燥字就与火有关,所以我们借助温补的药材来燥湿。大家慢慢体会一下这个燥湿的概念,把毛巾放在炉火上烤的时候,毛巾的湿气是不是被蒸发了?然后我们把干燥的毛巾往桌子上一放,桌子上的水就被毛巾吸走了,这就是燥湿。

谁来燥湿呢?《苓桂术甘汤》中的白术是燥湿的一把手。

这样大家就说,见湿祛湿都是治标,怎么才是治本呢?那就是断绝湿气的来源。不然你一边祛湿,另外一边湿气源源不断地产生,你不是白浪费功夫了吗?

如何治本?中医五行当中谁克水来着?是土。这土是什么呢?就是脾,脾属土。所以要从根本上祛湿就要好好健脾。《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可见湿气的来源就是脾,要想断绝湿气的来源,必须要把脾胃调理好。

用什么来健脾呢?白术是最佳选择,炙甘草可以来帮忙。

我们来总结一下苓桂术甘汤:茯苓就相当于利湿,把我们的湿气从小便排出去。 这个桂枝呢就相当于渗湿,可以强壮我们的心阳,可以解表发汗,让我们的湿气从体表毛孔渗出去。这个白术呢就相当于燥湿,把我们身体可以利用的水气化成水蒸气,就像火炉烘烤毛巾一样。这个炙甘草呢就相当于健脾,牢牢守住我们的脾胃,白术同样也可以健脾。

这个方子紧紧扣住“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个思想:桂枝从脾胃走到肌肉皮肤;白术从脾胃往上走,升发清阳;茯苓从脾胃往下走,降掉湿浊;炙甘草稳固脾胃。

最后说一句:“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切不可盲目用药。

玉灵膏是补血的,为什么对腰痛便秘也起效?

温胆汤阅读(3358)

玉灵膏出自清代名中医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为甘温与甘寒相济的滋补剂,是补血补气的臻品。

原料组成:龙眼肉(干)+西洋参(磨成粉比较好吸收),10:1的比例进行配备。

方中龙眼性味甘温,功能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益智,主治劳伤心脾,气血不足,心悸失眠,神疲体倦,面色萎黄,饮食欠佳等症。西洋参性味甘寒,功能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主要含有人参皂甙,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抗缺氧能力。

由于西洋参性偏凉,为阴虚体质者所宜,近人张锡纯称它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都可以此代之。所以它与人参都有补益的作用。

桂圆肉与西洋参配伍,温而不燥,凉而不寒,是药食两用的滋补上品。蒸制成膏,功能大补气血。故王孟英称它为“代参膏”,说它“力胜参芪”。不但效力大,而且味道极好,很多人都爱吃。

玉灵膏制作工艺很漫长,在桂圆肉上面,放入西洋参粉,按古法“日日于饭锅上蒸之,蒸到百次”,按时间计算就是要蒸40个小时。

 

只有蒸够40个小时后,达到这个时间的桂圆肉之热性得以消散,膏方平和,食后不上火,药效也达到最佳效果。

 

拒绝掺水,蒸至膏体发黑发亮,效果自然不一样!

 

这个膏方适于什么症状呢?

 

产妇需补气血者。女性生理周期不佳补气血调理者。精力不济,思虑过多,血虚气虚亚健康男性。失眠健忘,体弱易病老者。

 

血虚后会有什么表现呢?

 

首先是“一黄、五白、四不养”

 

1、“一黄”指的是面色萎黄、面色无华。总感觉脸上不是那么红润有光泽。

 

2、“五白”:面色苍白、嘴唇淡白、爪甲淡白、舌体淡白、眼结膜淡白。

 

3、“四不养”:

 

A. 血不养心: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心神不宁。

因血虚引起失眠的情况很多,尤其生产完之后很多妈妈会表示睡眠不好、失眠、多梦,这都是因为生产耗伤气血没有及时补充,血不养心造成。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

 

B. 血不养肝:耳鸣耳聋、月经量少或闭经、两胁疼痛、情志不畅。

 

血虚的女性月经量会明显减少,月经颜色偏淡,还容易情志不畅、脾气暴躁、易怒等。

 

C. 血不养头目:头晕眼花、视力减退、健忘多梦。

 

血虚的人还容易健忘,很多人都说一孕傻三年,明显感觉生完孩子之后记忆力不如从前!同时有些还会有眼干、眼涩的症状。

 

易头晕,蹲下两分钟,猛地站起来,会眼前突然变黑一瞬间,然后才能正常,这样的人,往往是气血不足,但是,中医理论认为气血互生,此时补血,往往可以效果非常好。

 

D. 血不养肢体。

手足麻木,皮肤干燥起白屑,冬天会起皮屑。同时还很容易疲劳,容易累!稍微干点家务或者逛个街都觉得浑身疲惫困倦!手脚常年容易凉,还比较怕冷,衣服总是要比别人多穿一件。

 

“玉灵膏”的5大好处

 

( 1)提高睡眠质量

 

原因在于龙眼肉是养血安神的,如果血虚,血液不足,会导致血不养心,所以出现睡眠障碍,而龙眼肉养心血、安心神,自然可以使人安睡。

 

(2)气色好,精力充沛

 

婉婉说,“服用玉灵膏后,同事们说自己气色更好了。”

这是因为服用玉灵膏后,气血上荣于面的缘故。而且,在面色改善的同时,精力也充沛了。

 

“一盒快吃完了,感觉睡眠和精神比以前好多了,脸色开始红润。精力充沛啊,没有以前总觉得疲倦的不感觉。”兰兰说。

 

这是正气充足的表现。龙眼肉具有补脾的作用,而西洋参补气,所以这个食疗方具有比较明显的增加正气的作用。

 

( 3)身体疼痛消失

 

这恐怕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有的反映自己的腰痛消失了,有的反映月经前的头痛消失了,为何“玉灵膏”还能调理身体疼痛呢?

 

这可以先从舌头来看,如果是舌质淡白,一般是血虚。血液如果在身体里面正常循行,则身体经脉没有问题,如果血液不足,则身体会产生反应,比如拘挛等。而疼痛很可能是一种严重的反应。这时候,可以服用“玉灵膏”。

芯蕊说,自己服用玉灵膏一周后。腿疼全好了!而有一位朋友,月经前和月经第一天,总是特别头疼,这是肝阳上亢导致的,结果她吃了’玉灵膏’十天后来月经,一点儿也不头疼了,而且以前两胁胀痛的问题也没有了。”

为什么吃玉灵膏会缓解头疼呢?因为月经来临,会导致身体中的血液处于与平时不同的状态,血虚之人,就会有各种病症。中医认为肝藏血,如果肝血足,肝经得养,那么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 4)改善便秘

洛洛说:“我是湿热体质的,虽然有提醒说湿热体质不适合吃,但我还是坚持吃了,每天少量的吃,偶尔喝点红豆薏米汤,一感觉舌粗苔黄就停一天,十来天了,多年便秘已有改善,常年三四天才大便一次,最近四五天每天一次了,多年很少出汗的我,汗也正常出了,很欣喜,感觉很奇妙”

 

为何“玉灵膏”与便秘也有关系呢?便秘的原因很多,对于女性而言,有情绪不佳导致的,也有血虚导致的。血虚导致便秘的原因,是体内气血不足。古人是这么形容的:

就像河道里面没有水一样,小船就无法行动了,所以要养血,把河道里面的水加满,船才能走。古人管这种方法叫“增液行舟”。用“玉灵膏”养血,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5)改善月经

 

月月说:“我很怕冷,例假经常是推迟十几天,每天都感觉没什么精力,吃完’玉灵膏’,很强烈的感觉没有,但是我的例假没有推迟那么久了,只比上个月的日子晚了两天,这就是效果。”

 

养血导致月经状况改善,是意料中的事情,因为女性的经、胎、产等生理状况,无不与血液的状况有关,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女人靠血养。如果血虚,女性的生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现在很多女性处于血虚状态,月经量不足、推迟,甚至提前闭经者都很多,此时养血,则可以令身体更加健康。

 

有关玉灵膏的问题解答,助您更加了解。

 

Q:玉灵膏适合什么季节吃?

 

A:玉灵膏不是药物,是古方补气血食疗圣品,经过40小时的蒸制,变得非常平和,适合一年四季食用。

 

Q:哺乳期可以吃玉灵膏吗?女性例假期间可以吃吗?

 

A:产后哺乳是非常适合吃玉灵膏的,因产后气血亏虚比较多,这个阶段最需要养血补气,有效的补气血对于产后女性的一生 健康很重要。而且,气血足了对于改善奶水质量也会有很好的帮助。

 

玉灵膏的催奶效果比很多鸡汤鱼汤猪脚汤都更直接有效!

 

如剖腹产的话,产后三天服用,如顺产的话,第二天即可服用。

 

女性例假期间可以吃的,但记得要用开水冲了吃,不要吃凉的。

 

Q:男士和老人适合吃玉灵膏吗?

 

A:男士也是需要补气血的,很多男士焦虑失眠,容易疲劳,应酬熬夜加班,生活工作压力大,都是很容易耗损心血的,作为补气血的食疗玉灵膏能够改善亚健康状况。

 

老人脾胃运化功能下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会变差,所以,大部分都会有睡眠差,胃口不好,精力差等各种情况,严重者则是各种疾病。气血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老人通过食用玉灵膏来补气血是非常有必要的。

 

Q:玉灵膏和阿胶的区别有哪些?

 

A:两者都是养血佳品,功效侧重点不同,效果也是不太一样。

 

区别有:原料不同,阿胶主要原料是动物驴皮,而玉灵膏的全部原料来源于大自热的植物。

 

阿胶的养血功效主要集中在肺,玉灵膏养血着重在心脾,所以玉灵膏对气色改善和睡眠改善比较显著。

 

阿胶动物性原料容易滋腻,不好消化,所以熬制中必须加黄酒加强它的流通性。

 

玉灵膏植物原料经过长达40小时的蒸制,非常容易消化吸收,益脾胃。

 

阿胶有止血的作用,女性在经期不能服用,玉灵膏在经期可以照常服用。

 

Q:糖尿病,高血压等能不能吃玉灵膏?

 

A:首先,西洋参本身是凉性的,有调节血压作用。

 

其次,桂圆虽然是甜的,但经过40小时的蒸制,就已经破坏了它的糖分。

 

玉灵膏的口感是苦的,苦味入心,因此玉灵膏的养血安神的效果才会这么好,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可以服用玉灵膏。

聊聊让你欢喜让你忧的“月经”_ 罗大伦频道

温胆汤阅读(6630)

“肚子又痛了,喝点红糖水吧!”

“先忍忍,多盖点被子,一会就好了!”

“这么疼啊,这是布洛芬,要不先吃上吧!”

“怎么还疼呢,还是去医院吧!”

是不是类似的场景你(或身边的她)每个月都要经历一次呢?人家唐三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就可求取真经,为什么占据半数的女性朋友却要经历四百二十余次这般痛苦洗礼,却又好似无能为力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让你无可奈何的“痛经”。

本病在西医看来包括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大类。

原发性痛经,顾名思义是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占痛经发病人数的90%以上。多为青年女性,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可自行缓解,常伴有恶心,头痛,乏力,出冷汗等症状。妇科检查一般无异常。

发病主要是由于月经期间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所引起。

故治疗上多以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与口服避孕药治疗为主。

继发性痛经,是指其他疾病所引发的痛经,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及盆腔炎等。一般中年女性多见。妇科检查、子宫附件彩超等相关检查即可确诊。

治疗上以对症治疗为主。以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例,在现代医学看来该病为激素相关性疾病,轻者口服避孕药以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重者直接外援性补充孕激素,让身体误以为“怀孕了”,从而达到闭经的结果,然后就不用疼了。

用专业的话讲,就是“高孕激素性闭经和内膜蜕膜化形成假孕”从而达到重建月经周期的目的。

——妇产科学

好了,西医对于本病的相关认识说清楚了,接下来就开始用中医的话讲中医的病。

中医妇科将女子病大体分为“经、带、胎、产”四大类,“经”也就是今天要聊的“月经病”,其中包括月经提前、月经延后、月经不规律(几个月来一次,一次来好久)、月经期乳房胀痛明显带着脸上起包包、月经时头疼严重、月经时流鼻血等等病症。

月经病能排在四大类证之首,足见其地位之重要性与病情之复杂性,笔者更不能做到一言以蔽之。今天我们就从“月经病之痛经”聊起,且听笔者慢慢道来。

你和她的“痛”为什么不一样

痛经看似简单,可为什么有些人的“痛”,一杯红糖水就可以缓解,有些人的“痛”需要几片暖宫贴才能解决,还有些人的“痛”则会是那种痛彻心扉和你缠缠绵绵一起飞的呢?

明代医家张景岳书中就有明确阐述:“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然实痛者,多痛于未行经之前,经痛而痛自减;虚痛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未止,或血去而痛益甚。大都可按、可揉者为虚,拒按、拒揉者为实。”(《景岳全书·妇人规》)

现在明白了吧,痛经之病有虚、实之分,实证为主的不外乎,气滞、血瘀、寒凝、痰热阻碍经络运行,导致的“不通则痛”;虚症则为气血不足,生化乏源所导致的“不荣则痛”。所以气滞轻症者,一杯红糖水,就可达到缓急止痛的目的;腹内有寒者,暖宫贴当然对症了。想知道你的痛经怎么办,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不通则痛,当祛邪

以寒为主:月经要来而没来的时候,小腹冷痛明显,有的人甚至会疼到大夏天盖着被子,也会冒冷汗,持续个一、二天,月经顺利下来后能缓解。

汤药选择: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

组成:人参、当归、川芎、白芍、肉桂、莪术、牡丹皮、甘草、牛膝。

日常调养:平日少食寒凉食物,尤其月经期不可吃冰淇淋,冰箱内的酸奶等;经前几天采用隔姜灸也是个不错的办法;经期疼痛难忍者,可以用两个酒精棉球塞在耳朵里,五分钟左右,效果立时可见。

隔姜灸

取穴:神阙穴(脐中)

操作:

1、将干燥精盐填于脐中;

2、将制备好的新鲜姜片置于脐上;

3、于姜片上放置大艾炷(或艾绒)点燃施灸,当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燃,约4~8壮,依疼痛程度而定。

4、施灸过程中若感觉灼热疼痛,可用镊子上下移动姜片,以免烫伤。

5、经期前三天开始操作,每日一次,连续三天。

以气滞为主:经前或经期小腹胀胀的痛,那几日总是会莫名的心烦,总像发脾气,看什么都不太顺眼,月经来时还会牵着乳房疼痛,简直就是无法言说的痛。

汤药选择:乌药汤(《兰室秘藏》)

组成:乌药、木香、当归、甘草。

日常调养:平素可以冲泡一些月季花茶、玫瑰花茶,经前一周服用逍遥丸,以健脾疏肝。

以瘀血为主:经期腹部刺痛,月经来时血块较明显,血块排出后疼痛会缓解。

汤药选择: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红花、生地、当归、赤芍、枳壳、桔梗、甘草、柴胡、玄参。

日常调养:平素可予三七粉活血调经,一杯温水冲2-3克三七粉,每日一次,连服一周;经期之前可予生山楂熬水,连服数日,疗效确切。经前一周也可予桂枝茯苓胶囊。疼痛明显者,耳穴压籽也是一种选择。

取穴:

耳穴神门、子宫、内分泌、交感、肾。

操作:

1、用75%酒精棉球擦拭耳郭皮肤;

2、将王不留行于小胶布上,再粘压于相应耳穴敏感点上;

3、用手按压穴位上的王不留行,以产生痛胀感为度;

4、每个穴位按揉1分钟左右,每天按揉5~6次;

5、痛经发生当时开始治疗,直至疼痛缓解后三天为止。

以湿热为主:经期疼痛不甚,月经量较多或经期较长,颜色偏紫红,偏稠偶见有血块,平时白带偏多,有时白带会偏黄有异味。

汤药选择:清热调血汤(《古今医鉴》)

组成:牡丹皮、黄连、生地、当归、白芍、川芎、红花、桃仁、莪术、香附、延胡索。

日常调养:平素可常服薏苡仁、茯苓等淡渗利湿之品;若白带异常时,可用健脾丸以益气健脾助运;月经期前可予温胆汤泡脚。

不荣则痛,当补虚

以气血亏虚为主:月经期间或者月经过后小腹总是绵绵作痛,月经量少,颜色偏淡,行经天数正常或偏少,有时月经延后或数月一次,平时有头晕心悸的感觉,不爱运动,总觉得累。

汤药选择: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组成:黄芪、白芍、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日常调养:此类疼痛虽不剧烈,却不容易调理,调理不当还可影响日后怀孕、产子,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平时可以常服气血双补的八珍汤,或者选择健脾养心的成药归脾丸,也可日常食补玉灵膏。也可采用上面隔姜灸的操作办法,把姜片换成附子。

文章最后分享一例朱南孙教授传承人王采文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医案。

程某某,女,17岁,学生

主诉:经行腹痛3年。

月经尚规则,14岁初潮,周期30~36天,经期5天,量偏少,经色黯红,夹血块色黑。于初潮半年后无明显诱因出现经行腹痛,呈针刺样,疼痛难忍,痛时面色苍白,肢冷汗出,恶心呕吐,伴腰酸、畏寒、肛门坠胀,曾痛甚晕厥,需注射止痛针方能缓解。平时服冷食易腹泻,泻下不消化食物。舌体胖,舌质黯、边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与彩超均未见异常。

诊断:痛经(脾肾阳虚,寒凝血瘀)

治疗:温补脾肾、活血化瘀。

处方:

党参12g、炙黄芪12g、茯苓12g、

怀山药12g、焦山楂12g、当归12g、

丹参12g、益母草12g、焦白术9g、

炙甘草6g、陈皮6g、煨木香6g、

炮附子(先煎)6g。

10剂(水煎服)

复诊自诉:前日月经来潮,无腹痛,量少欠畅,色黯,夹血块,轻微腹胀,舌淡黯、苔薄白,脉细涩。

治疗:经期治以活血化瘀、调理冲任。

处方:

生蒲黄(包煎)12g、三棱9g、莪术9g、

小茴香9g、吴茱萸9g、炙乳香3g、

炙没药3g、青皮6g、生山楂15g、

血竭粉(冲服)2g。

3剂(水煎服)

再诊述:前日月经已净,经期无腹痛,无腰酸及其他不适,饮食正常,二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

予健脾丸、乌鸡白凤丸以资调理。

后随访3个月经周期,痛经未复发。

参考文献:

[1].邓海霞.王采文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

[2].苏真真.桂枝茯苓胶囊主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3].余延芬.隔物灸对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经期血浆β-EP含量的影响.

[4].吴仁定.耳穴贴压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文章◎香薷 漫画◎8岁 编辑◎香薷

哪些人不能吃玉灵膏?老人可以吃玉灵膏吗?

温胆汤阅读(2494)

玉灵膏的禁忌:

 

孕妇和儿童不宜食用。痰火内盛或湿热蕴阻者,不宜食用。

 

凡衰羸老弱,别无痰火便滑之病者,每以开水瀹服(冲服)一匙,大补气血,力胜参、芪,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的功效,尤适用于气血不足者,症见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神疲乏力以及孕妇产时无力、产后贫血等。

玉灵膏出自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是由龙眼和西洋参以古法精心制作的。是血虚之人的灵丹妙药。体弱,神疲体倦,心悸怔忡,食欲不振。病后血虚气弱,四肢乏力,头昏,面色萎黄。

产妇体弱,精神萎靡,纳谷欠佳。血虚失眠,精神不足,容易劳累。虚劳赢瘦,失眠多梦,心悸健忘,头晕神疲,津少口干等症患者都可食用,效果显著。

老人一生奔波操劳,很多是挨过饿的,即使现在条件好了,也会节衣缩食。

尤其老人一般都爱操心,久而久之,操心损耗的是老人的心血。很多老人会觉得心慌,心悸,其实,心血不足也是一大诱因啊。操心过度,也会失眠,躺在床上无法安睡的时候更喜欢胡思乱想。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耗伤心血导致失眠,失眠思虑过度又加重耗伤心血。此时,最最重要的就是要给老人养足心血。
罗大伦老师也特别介绍过养血妙方-玉灵膏。

玉灵膏善养心血,又能安神助眠,食材取自天然,贡轩园古法蒸制45小时,破坏了桂圆的糖分,所以,即使是糖尿病人也可以安心服用呢。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给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

气虚、血虚、气血两虚的五步调理

温胆汤阅读(1579)

中医认为,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气属阳,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属阴,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正所谓“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的存在依附于血的滋养。

常见的气血不足有三种情况:

气虚:

常由体内生化不足、耗散太过导致。多见于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虚弱、疲劳过度者,主要表现有精神倦怠,四肢无力,易眩晕、自汗、感冒等。

血虚:

这是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久病虚耗等导致。血虚者面色苍白,唇、舌、指甲颜色暗淡,常表现为头晕心悸、形体消瘦、双目干涩等。

气血两虚:

一般气虚者也会伴有血虚症状,多表现为神疲乏力、心悸多梦、面色淡白或萎黄。此外,气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常见肢体麻木、肌肤干燥、瘙痒等表现。 中医认为,阴阳和谐,气血健旺,经络顺畅,则百病不生。因此,养足气血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可通过五个步骤来调理:

  第1步:调脾胃。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中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谓之血”之说,认为血液是通过脾胃运化生成的,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疗血证必须重视调理脾胃。 饮食调养可多吃南瓜、山药、莲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此外,还可煎服“参芪术茶”:取党参5克、黄芪5克、白术3克、淮山药3克、升麻3克,取其煎煮液400克,泡花茶5克,冲饮至味淡,有补脾益气、升阳止泻之效。

  第2步:养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调气机,有助脾胃运化,因此养肝血是调气血的根本。 中医认为“肝郁则脾虚”,郁闷暴怒的情绪会损伤肝、脾,导致气血耗伤。此外,“人卧血归肝”,科学研究发现,人在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是站立时的7倍。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气、熬夜,也不要让身体过度劳累。中医认为“久视伤血”,坐在电脑前工作时,应当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耗伤气血。

  第3步:食药膳。

特别推荐:源自清中医名家王孟英的《随息居饮食谱》的玉灵膏为中医食疗古方,是补血补气的臻品,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等栏目均有中医专家介绍该方。原料组成:龙眼肉(干)+西洋参(磨成粉比较好吸收),10:1的比例进行配备 。[功用]补血,益气,安神,改善睡眠,益脾胃。 补气可食“四君子汤”,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益气健脾之效。取人参10克、白术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与羊肉炖食即可。补血可用“四物汤”,此方最早出自唐代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中医养血的经典药方。取白芍、当归、熟地黄、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时,空腹热服。 此外,用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何首乌、枸杞子、阿胶、丹参等中药与补血的食材如红枣、龙眼肉、山楂、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猪肝、猪血、乌鸡、红糖等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之效。

  第4步:远寒邪。

中医认为,“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寒邪会让血液瘀滞,经络不畅,气血生化受阻,极易导致关节病变、肠胃不适或诱发咳嗽。 冬季出门,务必戴好帽子、手套、围巾等,在家要忌食寒凉、温水泡脚、勤做按摩。老人气血常不足,要更加注意。

  第5步:多运动。

运动是调养气血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脾胃将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让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还能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 平时可选择一项自己喜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极拳等。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让关节活动开的同时,降低心脏负荷。

人到中年却在“假装”健康,每个人都会犯这些致命的错误

温胆汤阅读(1022)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与事业的双重担下,每天都在扮演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假装压力并不大,假装工作挺顺利,假装身体很健康,假装一切都hold的住…… 但“扛”下多重压力的后果,却是健康出了大问题。

最近,歌手朴树因为 #朴树录节目中途回家睡觉# 上了热搜。

 

原来是在录制某综艺时,本来要录制到凌晨,在晚上11点多时,朴树突然站起来说:“到点了,我得回去睡觉了。”

 

随后,他认真完成了自己的点评工作并做了一番解释,便离场了。

 

当时,现场的观众先是一惊,随之对他的真性情予以理解和包容。

 

与人到中年健康已挂红灯的人不同,年过40的朴树,把自己的健康放到更重要的地位。

 

毕竟,平时不注意健康,到身体垮掉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打。

 

 

人到中年,别熬夜!

 

今年,有3个年轻医生在10天内接连猝死,原因都是过劳死,连续加班到深夜,没时间睡觉。

 

7月4日,31中科院博士肖育众,由于连续加班到深夜,下午3点,晕倒在实验室,送医抢救无效去世,此时,他的孩子才出生7天。

 

6月30日,同仁医院眼科青年医师王辉,因为熬夜工作,不幸离世,年仅32岁。

 

6月28日,河南省乳腺科副主任医师张恒伟,突发心梗不幸离世,享年48岁。

 

 

三位医师都是业内的精英骨干,他们的突然离世让人痛心。

 

哪怕身负最前沿的医学知识,三位医生仍然没有逃过生命的制裁;即使拯救了千千万万个患者,但是健康也没有给他们任何优待!

 

其实,世上没有偶然,有的只是必然。要知道,在中国,每年因熬夜死亡的人数高达55万,数据触目惊心。

 

你必须相信,大多数人的身体,就是在一天天的透支中被熬坏的。

 

如果说年轻人尚可以通过补眠来保持健康,对于中年人来说,却连补觉的机会都没有。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院士曾经做过相关分享“临床上就发现,新闻工作者、程序员、老师等,年轻的时候因为工作加班,到了中老年后,35岁~40岁的时候就会有睡眠问题出现。”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节律越来越不容易调整,平时拼命加班,夜熬多了,真正想睡的时候,你就睡不着了!

 

 

中年人,你真的熬不起!

 

 

中年人,别乱吃!

 

 

如果说熬夜是中年人的第一大杀手,那么吃,则一定能排到第二名。

 

中国人,到底有多能吃?

 

不久前,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人在外就餐吃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4万亿元

 

等同于瑞典全国GDP(国内生产总值),毫不夸张的说,中国人一年光是在外就餐就能“吃掉”一整个瑞典!

 

然而,让人惊叹的不仅是中国人能吃,还有吃出的这一身病!

 

1

糖尿病人数全世界第一!

2015年,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201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有4.15亿人,我国约为1.1亿人,居世界首位!

 

2

肥胖人数全世界第一!

2017年,根据英国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对全球1920万成年人历时40年的健康调查显示,在全球肥胖人口升至6.41亿的时候,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3

猝死人数全世界第一!

2012年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居世界之首。

 

4

老年痴呆人数全世界第一!

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病2018年报告》显示,全球约有4680万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超过千万,居世界第一!

 

吃固然让人快乐,但是吃出疾病就不那么愉快了!

 

特别是对于中年人来说,身体的基础代谢率本来就在逐年下降,虽然你年轻时可以承受大鱼大肉,但随着年龄增大,你多吃的每一口饭,都能变成催命符!

 

想要健康,务必记得少油、少盐、少糖、少下馆子

 

 

中年人,别硬扛!

 

 

很多40多岁的中年人,总是在假装坚强、假装健康,但以下几件事,千万别再硬扛。

 

1

不扛病

胃疼了吃点胃药,肩膀疼了贴膏药,头疼了吃点去痛片,这些已经成为不少中年人的生活常态。

 

其实,头疼、胃疼、身体发麻等症状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预警信号,敷衍了事容易小病拖成大病。

 

无论是哪种疾病,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微杜渐、及早干预,时间再紧张,也要在身体不适时尽快就医,并调整生活方式。

 

2

不扛饿

研究发现,饥饿时血糖降低,会产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劳等问题,甚至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智力下降。

 

另外,不按时吃饭的人比正常饮食者的胆固醇高33%。经常不按时吃饭,胆囊不收缩,久而久之会引发胆结石。

 

一定要保证三餐规律,尤其是午餐和晚餐,不要过度拖延。可以在办公室准备一些水果、饼干、充足的水等,及时给身体“加满油”。

 

3

不扛困

长期熬夜,容易打乱生物钟,导致患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的几率升高。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脱发、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建议晚上尽量在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即使不能保证正常睡眠时间,也要适当补觉,提高睡眠质量。

 

4

不扛累

正所谓积劳成疾,人的很多疾病都是累出来的,长期过度疲劳会出现焦虑、失眠、记忆力减退、精神抑郁等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猝死。

 

当感觉体力不支时,证明你已经处于劳累状态,必须好好休息,恢复体力。每连续工作2小时,就应停下来,听听音乐,放松下身心,小憩15分钟

 

5

不扛压

很多中年人有苦有累自己扛,有了苦闷情绪也憋着不说,长期精神高度紧张、得不到释放,就会扛出大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会为自己减压

 

积极面对难题,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素质、知识才能、社会适应能力等,尽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可以约三五好友郊游,到户外做做运动或者去唱唱歌;按摩也有助于释放压力。

 

来源:医享网综合自健康时报、人民网健康、生命时报等

贡轩园 天然守真

购买玉灵膏